近日,一名从上海打工返回家乡过春节的宜宾籍农民工,背着自己在工地上做的小木凳乘车25小时,带回家给孩子写作业用,走红网络,并被媒体称为“世上最伟大的板凳爸爸”。这位不知名的“板凳爸爸”一夜之间成为举国关注的“网红”。
24日,成都商报记者通过多方寻找,终于在宜宾市宜宾县王场镇革新村河边组,找到红遍全国的“板凳爸爸”岳定明。(成都商报早前曾报道:“板凳爸爸”岳定明:我不知道成“网红”)
岳定明的家距离王场镇政府所在的街村并不远,小儿子读书的王场镇中学,就在距离岳家几百米的地方。但是岳定明家在当地,确实并不宽裕,处于中等偏下收入的水平。跟周边的农家比起来,岳定明三年前修的砖瓦房,不仅只有一层,而且相当简陋,家里保持着清水房的原貌,原因是建房后没钱装修。“盖房子就借了两三万,现在还没有全部还清。”岳定明说,“家里穷,你们不要笑话我。”
岳定明说不知道自己成了“网红”,并告诉记者凳子是因为在外地务工时看到工地上工友们做了有靠背的木凳后,砰然心动,“我想我家孩子们写作业的凳子能有个靠背就好了”。
说起爸爸带回来的小板凳,14岁的小儿子岳荣非常喜欢,在长条凳上写了九年作业的岳荣,终于第一次拥有了一根有靠背的板凳。弯腰写一会作业,就要直起腰用力去蹭一蹭靠背,“确实比以前的长条凳安逸多了。”记者注意到,岳荣说起父亲带回来的板凳,高兴得眯起了眼睛。坐在父亲从4000多里外带回来的板凳上,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岳荣很有感触,“我要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让爸爸不再那么辛苦。”当记者问岳荣想对从千里之外给他背木板凳回家的父亲说点什么时,这个腼腆的孩子说:“爸爸,我爱你!”
据革新村主任严中新介绍,岳定明家一共有兄弟五人,成年后就各自成家,也分别有两个孩子。岳家五兄弟基本靠打工为生,但目前只有岳定明家比较困难。但无论是村上,还是周边邻居,对岳定明的评价都是老实本分,打工也勤勉,没有不良嗜好。因为两个孩子总是需要花销,岳定明打工多年也没存下钱。
“打工没有固定收入,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千,不好的时候也就能挣两三千。”在上海,岳定明跟着工程队,住在五六人一间的临时工棚里。早、中、晚三餐都在工地食堂吃,每天花销控制在十几元,月耗费相当于读高中儿子的三分之二。省下来的钱,岳定明要全部寄回家。在上海,岳定明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去年一共收入近4万元。
回到家里的岳定明仍然停不下来,没有打工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这让岳定明心里很不踏实。在过去两天,岳定明利用空闲,冒着严寒从自家水田里捉了几斤小龙虾和十来斤田螺。准备拿到王场镇的集市上卖,换点油盐钱。岳定明说,现在离春节还远,如果附近有地方可以打短工,他也准备去试试。“只要有活儿干,干到大年三十也可以。”不然,岳定明就只能继续冒着刺骨的寒气捉龙虾。
打了二十来年工,岳定明一直是个“背包客”:正月背着行李出门,腊月带着所有东西回家。因为在今年,他不知道明年会去哪里,也不大可能再去同一相工地打工。眼看春节越来越近了,岳定明却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新年愿望,“唯一希望的就是明年多挣点钱,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贺燕飞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罗敏
编辑 杨渝彤
您有线索,欢迎报料
一经采用,将付报酬
报料热线:(028)86612222
报料邮箱:sb86612222@163.com
报料QQ:772555018
报料微信:cdsbbl86612222
报料新浪微博:成都商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