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美关系④:未来可期 年轻一代增加互信很关键

红星新闻 2021-02-21 16:54

2021年1月20日,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两届政府实现权力的和平移交。经过了大选前后的喧嚣甚至骚乱之后,美国政府换届终于尘埃落定。

在拜登当选之后,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c83d70cf3bc79f3d3397d0077479ea16738b29f6.jpeg

↑在“乒乓外交”48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乒乓球队2019年8月抵达洛杉矶,与美国国家乒乓球队共同训练

过去几年里,中美人文交流遭遇了令人痛心的阻碍。在拜登政府上台之际,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王冲向红星新闻记者解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变迁与未来,强调文化的吸引力、两国之间交流互信的重要性。

这四年:受打击,入低谷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是根本。”王冲表示,过去几年里,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仅导致中美关系的宏观方面交流受限,甚至导致之前建立的一些对话机制、文化交流机制都处于停摆状态,让中美人文交流遭到了严重打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学术方面的交流被扣上了政治的帽子。特朗普上台以后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抓捕了大量的在美华裔教授,并对部分中国高校学生赴美留学进行限制,这种搞冤案、扩大打击的行为,对两国的文化、科技、学术的交流,造成了很严重的打击,导致了中美之间的不信任。

5f509379700db.jpg

↑去年8月,北得克萨斯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被驱逐,包括专业对美国不构成“威胁”的学生

第二,留学生方面的交流倒退。奥巴马时期曾提出一个“10万强”计划,提出美国也要派10万以上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加强双方的交流,也给了很多中国人10年签证。但是特朗普上台以后收缩签证,对中国留学生赴美国留学的各方面进行限制,如不能学一些理工学科,对STEM专业签证进行限制,导致留学生交流大大受阻。

微信截图_20210221124129.png

↑今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因被指控未披露在中国的合作而遭逮捕

2020年,美国向中国留学生只发了100多份签证(2019年七八月,美国向中国留学生发放了3万多份签证)。这种倒退让人难以接受。

毫无疑问,特朗普政府时期是中美人文交流最差的四年。但这种情况的大背景是,特朗普政府和全世界都处于这种状态。这一时期,美国跟其盟友之间的交流也受到了程度较大的影响,甚至倒退。

根基深: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美关系源远流长、根基深厚,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紧密联络。因此,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之间的民间、非官方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有所保持。

即便是政治氛围不好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联系依然保持,并没有那么悲观。北大、人大等中美人文交流基地依然在运作,两国的非盈利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依然在进行。例如,在布什家族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得克萨斯州,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一直在做着促进两国关系的努力。

ac4bd11373f08202a0b2dd577e53bcebaa641be0.jpeg

↑去年2月底,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在一份倡议称,“美中新型冠状病毒行动网络”将激活所有可用的科学、学术、工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资源,共同抵抗病毒 

王冲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文化的竞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有足够的吸引力,无论政治关系怎么样,其文化依然有人喜爱,交流基础也依然在,文化交流就不会断。而美国民间一直有不少喜爱中国文化的对华友好人士。2020年去世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先生,就是美国对华友好的代表之一。此外,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也对中美友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的一批人也在做着促进中美关系正向发展的努力。据CGTN报道,自美国挑起贸易争端开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就引发了美国国内的诸多抱怨,乃至反对。2019年7月,忧虑于中美关系的恶化,美国上百位中国问题专家联名致信特朗普和国会。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这封信里,他们呼吁不要将中国视作敌人,解释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对美国国际声誉和国际角色的破坏,对各方经济利益的损害;强调了同中国保持友善、亲密的关系,做盟友和合作对象的重要性;以及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有助于加强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系。

63d9f2d3572c11df8f6799f6b4b17ad5f503c2c8.png

↑《华盛顿邮报》刊发的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百人联名公开信

此外,美国各州的态度和做法同其联邦政府也不尽然一致。例如,在特朗普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加州等经济实力强的州就自行在北京或上海设办事处,派代表,推进本州在中国的贸易事务。

未来可期:增加中美新一代的交流互信

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人文交流跌到了谷底,但现在可以看到中美关系的缓慢回升。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曾在今年1月底的讲话中指出,去年以来,自己比疫情前更加繁忙,真切感受到中美两国各界加强交流、增进理解的强烈愿望,“没有什么能够割断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对此王冲分析认为,拜登政府内有不少奥巴马政府的旧臣、元老,虽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第三届奥巴马政府,当时的中美关系也不能和现在进行硬性对比,但还是可以看到拜登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一些相同点,如注重对话与合作。新上任的国务卿布林肯和拜登本人都主张对话,我们也因此看到了通过对话来缓和矛盾的契机。

7aec54e736d12f2ed877b3e39d1af26584356826.jpeg

↑2018年2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一名参加“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的儿童玩“猪八戒”木偶

值得注意的是,王冲指出,新一代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不一样了。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中国的日渐强大。他们看到的报道、对中国的感受都和上几代人不一样了。为此,增加中美年轻一代之间的交流、互信非常关键。文化交流是一个长期的事业,要用真情实感去交流,去建立互信,去实现中美两国人民的心心相印。

延伸阅读>>>

展望中美关系① 美国前驻华外交官:中美关系已准备好回到更具建设性方向

展望中美关系② 政策缓和 大众留学视野更宽 美国高校会降门槛

展望中美关系③ 中美贸易专家:对美企而言,投资中国市场才有世界竞争力

红星新闻记者 林容

编辑 张寻